7年縮表,戒糖減肥推進轉型升級,加速二次創業
? 今年不是“暴雷”的元年,卻是各行業各企業常態化“排雷”的一年,多重壓力下,部分企業的悲觀情緒驟升,資金緊縮、融資困難,負增長下的市場運營,讓企業負重過大,直至被壓垮。
“有人說,2022年,穩定壓倒一切!”如果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會繼續延續下去的中長期企業運營趨勢,就需要一個活生生的案例,來進一步驗證它的大概率——穩字當頭,又豈止是2022年這一年的“主旋律”?
在全國范圍內,有這樣一家跨國多元發展的企業,從2015年就開始“縮表”,坐標遼寧,沈陽!
2014年底,沈陽遠大集團走在前頭,開始籌劃“三去一降一補”,2015年初開始去杠桿、去金融化及戰略轉型。
集團創始人、董事長康寶華曾說:“縮表一定是痛苦的,好比剛開始給你吃糖感覺很好,但吃多之后,堆積脂肪,等到戒糖減肥的時候就會很痛苦?!?/p>
7年以來,遠大總結經驗、推進轉型升級,從自身實際發展狀況出發,加速二次創業、管理改革,遠大在不斷地降負債率、不斷地拓展新產業。
?
遠大“王之蔑視”的氣魄? 將一切經營風險和外界質疑踩在腳下
近期,遠大向外界連續釋放了幾條信息:
第一,截至2022年8月,集團負債率43%,預計年底集團負債率不超過40%。
第二,目前為止,遠大已將經營風險一掃而空,資金充足,為下一步發展做好了準備。
第三, 遠大是在國際上可持續發展、有名氣、最優秀的企業之一,不管行業要花多少時間恢復,遠大都會穩健經營,穿越周期。
讀完信息,就一個感覺,就是:遠大真的好硬!
尤其是那句:不管行業要多久恢復,我都能穿越周期。
簡直說出了一種王之蔑視的氣魄,足以將一切經營風險和外界質疑踩在腳下。
?
遠大如今的穩健,來自于長期堅持原則和紀律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!
遠大的“自律”可以追溯到7年前,眾所眾知,從2011-2021年,這正是某些行業,比如地產的黃金十年。
而在這個時間段,部分同行業企業則是被市場沖昏了頭腦,不斷地拉高杠桿跑馬圈地,如今他們都已經早早倒下了。
2015年初,康總力排眾議、主動縮表,充分說明遠大預見這些問題是比較早的,7年來,不斷地依靠“原則”和“紀律”才走到現在,這全部是7年自律結成的碩果。
過去7年間,遠大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,成熟大產業(遠大鋁業工程和遠大智能工業)負債率持續下降,并且堅持每年留出一筆資金投入新興產業,不斷做強遠大電力電子(主營業務是核電變頻器)與遠大科技環保(主營業務是環保工程),培育出平衡風險的第二增長曲線。
正如遠大康總所說,遠大如今的穩健是來自于長期堅持原則和紀律,因自律得自由。
?
主動積極進行市場化招聘??高調發現和引入奮斗型人才
在日前的一次高管會上,康總說,過去杠桿比較高的企業也付了該付的代價,遠大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經營風險,所以現在不是看風險,反而是看機會的時候,各位高管要著眼未來,做一些怎么發現機會的事,比如高調發現和引入人才。
作為一家創立將近30年的跨國多元發展的企業,為什么要主動擁抱外部,積極進行市場化招聘?
背后深層原因,是不可避免的“溫室效應”。就是在一個企業環境中久了,你太熟悉這里的規則,太習慣按照原有套路出牌,那么你的創新性、破局力很可能就會慢慢弱化。
因此遠大要開始高調進行外部招聘,希望刺激內部的奮斗欲。
正如遠大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所說,即使在優秀企業,也不能懈怠自己。不要覺得企業沒問題,你就沒問題。
特別是目前,隨著市場大環境的劇烈變化,一個難得的人才換血機會出現了,很多以前招不進來的人,現在都擠著想進遠大這種穩健經營的企業?!爸挥袝r代的企業,沒有時代的人才?!?/p>
如果你相信長期主義,你就應該相信遠大。
遠大誠摯地歡迎各界精英、廣大青年來遠大平臺一起奮斗、施展抱負,共筑常青基業!
良禽擇木而棲,廣納奮斗者擇遠大之木而奮斗!